2010年8月28日星期六

艺术这档事儿

       几天前同学聚会,一个好久以前是朋友说起自己还是女歌星玛丽亚·凯莉的忠实粉丝,而且是7年不变的忠贞。我颇为敬佩。而且他还自曝曾经因此还发生了他高中唯一一次“打架事件”。我听来颇为有趣,后来听他细讲才知道,原来与他打架的同学出言不逊,说玛丽亚·凯莉不如某某明星。似乎说她不是什么真正的音乐之类的话。我听起来感觉比较有意思。后来就纳闷,真正的音乐到底是什么?什么是艺术,什么又是伪艺术?
        我曾经对这类问题稍有感慨。不过肯定还不太正规。我先借助搜索引擎,了解一些大家的对艺术的普遍认识,从美学、哲学等角度。网上说,对艺术目前没有什么公认的定义。但是仍然有一些值得参考。我比较认同也是比较有意思的说法是这么说的:广义的艺术乃由所有具有智能思考能力的动物,以透由各种形式及工具借以表达其情感与意识型态,所产生其型态。(来自wikipidie);一种文化现象,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,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。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,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,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。(来自baidu)由此可见,大多数人还是比较赞同艺术的情感与情绪层面的效应。我也赞同此观点。
        但是对于艺术与伪艺术的区别,基本上没有什么人能够解答,或者说没有令我满意的解答。我认为真艺术最重要是要忠实表达内心的感受,而不必太多考虑有没有人能够读懂他的作品。不过如果大众化艺术语言足以表达清楚艺术家的意图,大部分艺术家还是倾向于使用大众化的艺术语言来传达。但是作为艺术品的欣赏者,艺术修养参差不齐,未必都能够读懂各个层次的艺术语言。由此,分化出艺术的大众与小众。欣赏艺术在于“解读懂"或“感受到”。而有些人却读不懂,那就怪不了艺术家和他的艺术品了。文森特·梵高曾经造就的迷幻的星空就令当时那个时代的人非常不解,即便到了现在,他的画作已经拍出天价,任然有人斥之为伪艺术家,说他的画作有些变态美。我认为,只有忠实表达内心的才算得上是艺术家,从这个意义上,我读懂了梵高,我视之为真艺术家。《黑泽明之梦》里梵高自言:“你为什么不画画?这景色简直令人屏息,我常常不自觉地迷失在自然的美景中。我贪婪地吞噬着这片美景……想要克制实在太难了。于是,我埋头苦干,像火车头般无情地驱使自己。”《梵高传》为我们揭示了梵高的内心世界,他不再是那个曾经“住过疯人院”的人,而是一个敏感而勤奋的艺术家。梵高不是为了出名或者赚钱而投入艺术。而伪艺术可能恰好相反,模仿一些热门的艺术表现形式,堆砌一些貌似深沉的东西,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。在这方面,香港电影有一批是这样的。其实好莱坞电影好多也是这样,但是多多少少人家对有一些电影的艺术性不敢放松,因为人家明白,观众不会再那么白痴了。相反中国电影“艺术界”当引以为荐。做伪艺术也要讲究艺术性。但是到头来,这种“讲究”也只是一种“装×”而已。他们装出来总是很有“煽动性”,好莱坞的视觉大片,有时候也会搞一些酸溜溜的貌似耐人寻味的台词,如同作为垃圾食品的麦当劳肯德基,也会搞一点食品小花样。然而垃圾食品属性永远不会变。伪艺术的商业电影本质也永远不会变。
        只为了迎合大众的、只为了哗众取宠的所谓的艺术,不管是音乐也好绘画也好,大家可能都对它有一些轻微“鄙视”。本人则采取一贯的开放态度。举几个例子吧。周杰伦们蔡依林们的歌曲是不是艺术,我现在不敢过早下结论,没准人家抱的心态不是只为了赚钱。玛丽亚·凯莉的歌曲我更不了解,但是估计可以归到欧美最普遍的流行音乐里吧。现在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众的独立音乐人。争议较大的就是以《北京画报》为代表作的左小祖咒,他的跑掉式唱法既让很多人恶心,也唱哭过一个音乐界的前辈。他的做法目前按说是“哗众”,但是还是没有“取”到大部分人的“宠”。同样是他参与创作的行为艺术作品《为无名山增高一米》也在当时的艺术界造成了不小的轰动,当然争议也夹杂至今。 所画的不过是一堆裸露的人屁股。而其n年后的姊妹篇《我也爱当代艺术》,也不过是类似的一堆猪的屁股罢了。所表达的内涵,也许仅仅是讽刺艺术的低门槛。中国还有一位对世界音乐有重要影响的音乐人,叫萨顶顶。她的宗教风格与四语唱法(汉语、藏语、梵语、自语)令好多外国的音乐大师都为之倾倒。我也是稍有了解,详细的还要大家去进一步去看。对于上述二位,他们搞的是不是艺术,我就更不敢轻易下结论了。在中国当代美术界,以《绿狗》系列轰动的新表现主义画家周春芽也还算是混的还不错。作品拍出价格也算是不菲了。他自己称,创造有时候纯属偶然,并不一定有什么明明确确的意图或者情感。还有一个人,艾未未一直在现代艺术领域被国内外算得上是大腕级人物。曾经多次受邀参加德国卡塞尔文献展。他的早起作品有一个是中国古陶器上画可口可乐的商标,以此讽刺西方商业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侵袭。近期作品“美人鱼交换”(Mermaid Exchange)就是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国宝——小美人鱼头顶上安装一个摄像头,对哥本哈根美人鱼原先所在位置与互联网同步直播罢了。对于这些比较“个性”、“创新”的行为,它到底是不是艺术,我依然不能过早地下结论。
        我真正提防的是过分的“迎合大众”与过分的“哗众取宠”。因为,我认为他们目的不一定是为了艺术而艺术。这年头单纯为名利的人太多了,会炒作,会装×的人太多了。连“犀利哥”的主题都可以被炒成电影。所以可想而知,为什么我的戒心这么重了。民众一直被骗着。一小撮人喜欢制造一些所谓的“时尚”(fashion)去“引导”大众,其实是为了把大众口袋里的钞票“引导”到他们的口袋里。这样的人比比皆是,音乐界、时装界、美术界等等到处都有,甚至超出艺术圈子,拓展到科学界与政界。不过话又说回来了,评价其“装×”与“没装×”有时极为不容易。因为有一些人为了表达、为了艺术的艺术,结果做出来是非常“哗众取宠”或者“迎合大众”的。这些人也会被我所提防。因此,我也只能够对一切的艺术活动和“类”艺术活动,抱有开放心态了。
       还是回到文章开头同学讲的“打架事件”。我觉得那位当着玛丽亚·凯莉忠实粉丝说她坏话的同学只能够说明人家自己的看法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这点言论自由还是可以容忍的。咱们又不是封建社会。我的那位朋友也犯不着为此大打出手,伤了彼此感情。必须要理解的是,艺术欣赏就是因人而异的,这才是艺术的最大价值所在。艺术的欣赏大多以引起共鸣为最大前提,有时候光“读懂”,而不“共鸣”的艺术品并不具备永恒属性,这些艺术品会随着时代变迁而被淹没。而“共鸣”则需要欣赏者有原来的生活阅历或者情感阅历为基石。这些阅历有时如同就是艺术欣赏时是专用语言。比方说,我想与日本人交流,那么我必须学日语,或者日本人必须懂汉语。不懂日语的人听日语,犹如犬吠。没有类似阅历的人,对某位歌手不喜爱,也是正常的。俗话说“对牛弹琴”就是这个意思。不过话又说回来了,牛对人唱歌之时,对牛来说,也不是有点“对人弹琴”式的无奈?